黃黑鰓
(1)主要癥狀:病蟹鰓部受感染變色,病輕時左右鰓絲部分呈現暗灰色或黃色,病重時鰓絲全部變成黑色,病蟹行動遲緩,白天爬出水面匍匐不動,呼吸困難,輕者有逃避能力,重者幾日或數小時內死亡。
(2)發病原因:爛苔爛草,加之養殖過程中過量投餌,造成池底殘渣剩餌過多并變質腐爛,水質條件惡化。水體交換量不夠,致使有害細菌大量繁殖,導致河蟹鰓部感染。此病多發生在8—9月份,流行快,危害大。
(3)防治方法: ① 定期改善水質底質,及時更換新水; ② 定期用【舒底豐產片】清除池塘殘餌,分解池底腐敗物,抑制底部有害菌; ③ 爛鰓細菌對酸堿度較為敏感,配合潑酒生石灰后的池水PH一般可升至8.5—9.1,能有效地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,因此預防時,每10—15天用石灰水全池潑灑,或定期使用【鰓健康】,對水體消毒、殺菌; ④發病時用【安普瑞】,對發病池塘進行強效殺菌和水質改良,同時配合使用【蝦蟹活力源】提升河蟹活力,降低傷亡。
腸炎
(1)主要癥狀:發病時河蟹攝食減少或拒食,病蟹消化不良,解刨發現腸胃發炎、發紅且無糞便,腸炎病還往往會繼發細菌性鰓水腫、肝壞死而導致河蟹活力不足死亡。
(2)發病原因: ① 高溫、多雨的梅雨季節,水體不穩定,過多的有害藻產生的藻毒素攝入體內損傷河蟹的腸道和肝胰腺;② 高溫時期的冰魚餌料容易腐敗變質攜帶病菌,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感染河蟹的消化系統;③ 過量投喂高蛋白餌料,河蟹過量攝食,消化系統長期負荷過重。
(3)防治方法: ① 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,保持水環境健康,定期改底,減少有害菌的滋生;② 投喂優質的餌料,定期使用【益生菌功能料】或【飼料伴侶】拌料投喂,預防腸炎發生,借助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排毒護腸,促進消化,減少有害菌危害腸道的可能;③發病時用【腸腹欣】連續拌料5-7天,腸炎改善。
弧菌感染
(1)主要癥狀:病蟹腹部和附肢腐爛,身體瘦弱,行動遲緩,匍匐在池邊,多數在水的中、下層緩慢游動,體色變白,攝食減少或不攝食。隨著病情發展,胸足伸直失去活動能力,最終聚集在池邊淺灘處死亡。 病蟹組織中,特別是鰓組織中,有血細胞和細菌聚集成不透明的白色團塊,瀕死或剛死的病蟹體內有大量的凝血塊。
(2)發病原因: ① 改底不及時,大量有機質積累分解消耗氧氣,池底本來溶氧不足,分解消耗更易導致池底缺氧,致使弧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;② 投喂營養不均衡,河蟹免疫力下降,體質差易感染;③ pH居高不下,弧菌生長所需pH為7.0~9.5,為弧菌的生長繁殖提供有利條件。
(3)防治方法: ① 定期調水、改底,交替使用分解類【舒底豐產片】或氧化類【牛甲片】底改,改善養殖池底質,抑制有害菌滋生;② 使用【噬弧特種兵】 吸附、瓦解河蟹體內及水體中的弧菌、氣單胞菌、假單胞菌等不良細菌; ③ 高溫期強化營養內服,提升河蟹體質。